GMP对于记录的填写,一再强调在现场填写的“及时性”,而且一定要操作者本人填写,不允许代填写,但是也有几种特例情况,可以豁免:
1、记录活动会增加产品风险、无菌保证风险或质量活动风险,如无菌操作人员现场记录生产活动…… 2、高危险操作现场,不便于现场随时填写记录。
3、员工文化水平低、语言能力不足……无法完成记录,比如文盲、外籍语言人士……
这时候,允许采用下列方式填写记录:
1、监督者笔录,操作者事后审核签字。
2、监督者见证下操作者“一人操作、一人记录”。
3、可接受适当“距离及空间”的异地填写。比对于记录的填写,一再强调在现场填写的“及时性”,而且一定要操作者本人填写,不允许代填写,但是也有几种特例情况,可以豁免:
1、记录活动会增加产品风险、无菌保证风险或质量活动风险,如无菌操作人员现场记录生产活动…… 2、高危险操作现场,不便于现场随时填写记录。
3、员工文化水平低、语言能力不足……无法完成记录,比如文盲、外籍语言人士……
这时候,允许采用下列方式填写记录:
1、监督者笔录,操作者事后审核签字。
2、监督者见证下操作者“一人操作、一人记录”。
3、可接受适当“距离及空间”的异地填写。比如如无菌操作记录,操作完成后在走廊填写。 笔录必须是实时记录,并且标明操作人和记录人。
操作者及时签字。
有批准的规程,并明确该流程的适用范围。
当然,什么叫做“及时”?“及时”≠“立即马上随时”
及时,一般自己可以定一个时限,大家通常的可接受的科学的不会造成数据遗忘和差错的时限。
当然还是需要基于风险
另外,随着技术的进步,我觉得以下几种方式填写记录也应该可以接受:
1、视频远传,异地填写。比如摄像。
2、音频远传,异地填写。比如电话。
3、远程界面,异地填写。比如上位机。
4、录音录像,事后填写。但是,填写记录后,音视频要作为原始记录跟着填写的记录存档
无论如何,“数据完整性”一定要先保证数据的“真实性”,其次是“准确性”,然后再谈数据的完整性、可追溯性……
真实性,准确性,除了人的诚实可信,还有仪器的定期校准!
|